内蒙古:均衡发展促学校大变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满洲里草原文化研学课堂。(资料图片)

    ·砥砺奋进的五年 神州看教育?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全区上下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时刻。为让老百姓更早更多地享受到改革成果,全区基础教育战线也在奋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至2016年,全区有59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剩余旗(县、市、区)正在按照规划全力推进,一些改革发展进程较快的地区正积极争取提前迎接国家督导评估。

    从内蒙古西部的包头市到东部的呼伦贝尔市,记者深入旗县、学校所看到的是,全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全新变化。谈到全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系统工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侯元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繁荣稳定的奠基工程,作为造福农牧民、实现社会公平的惠民工程全力推进。”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102个旗(县、市、区)有61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

    强化职责,加大投入——

    全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在包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被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在呼伦贝尔市,自2014年以来,主管市领导每年主持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调度会,督促了解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

    重视顶层设计、责任落实、督导检查“三个强化”,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是内蒙古全区各地工作的共同特点。

    自治区多次印发文件,并召开工作会、推进会、调度会等,与各盟市签订了责任书,确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自治区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对各盟行政公署、市和县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督导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监督问责机制,促进任务目标落实。

    如此,全区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教育督导网络,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规程,坚持以评促建。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内蒙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包头市包钢三中,该校校长耿红丽向记者介绍,以前学校由于实验室不足,许多实验做不了。近5年来,由于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推进,学校的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学校除了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还有标准化的书法、美术、音乐教室,新建了心理健康专用教室。此外,学校还建了标准化的塑胶跑道,有专门的机房和网络中心,并根据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发展,在区教育局支持下建设了专门的地理学科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地图及相关设施设备。

    呼伦贝尔市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全市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在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建廷看来,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全市几百所学校“一个一个地过筛子”,有的学校去了好几遍,特别是那些相对偏远和薄弱的学校更是不知跑了多少次。

    地处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的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该校校长杨秋雁介绍,学生们通过学校的“同频互动”课堂,可以同步听到城里优秀教师的课,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同步参加网络评课议课等教研交流活动,这对弥补学校的师资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宽带接入率从2013年初的35.6%提高到了98%,全区102个旗县区中,已有98个旗县区建成“同频互动”课堂,平均每天上线人数超过1000人。

    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自治区政府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了推进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区实施了校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和校园安全工程“三大工程”。2013年至2016年,内蒙古61个旗县区补充教育经费24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75所,投入36亿元用于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购置。

    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包头市青山区民族路小学是一所社会公认的优质学校。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4年秋季开始,按照区里的统一规划,学校接办了包头四十八中小学部。由于多种原因,该校一直不被社会认可,许多学区内的家长总是想办法让孩子到其他学校去上学。

    为了办好这所分校,民族路小学制定了三年规划,从起始年级抓起,确定了一套班子、一个理念,所有工作同步,在师资与生源上完全均等的工作思路。短短3年,现在这所学校周围街区的学生家长又纷纷把孩子送了回来,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也有许多回流的。民族路小学校长屈美香说,两校合并后,分校区完成了从“弱校”到“名校”的跨越——从原来的招生困难,到如今招生人数超过了主校区。

    而青山区的另一所被社会公认的小学——北重六小与三星小学的联盟办学模式,则注重保留各自学校的风格,通过人员交流,分享先进办学理念等方式来改变学校。北重六小每年向三星校区交流派出教师达15人次,带去了全新的工作作风与管理文化。北重六小教育联盟校长张宝凤说:“联盟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联盟,惠及边缘和弱势群体,这样的教育均衡才有力量!”

    在包头市,通过机制创新,如名校办分校,联盟办学的方式,使得一些弱校质量提升非常快,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而直接的效果就是择校现象减少了,名校的压力减小了,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得到改变。

    “实现教育均衡,从办学层面讲就是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包头市教育局局长李占峰说,由于均衡发展的推进及严格的招生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择校”问题已基本解决。由于宣传到位,老百姓都了解,所以中考后校长和教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再也不用关手机了。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推进,资金的大量投入使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而如何发挥最大效益以促进每一所学校质量的提升则成了条件改善后的首要问题。只有机制创新,深化改革才能搅动活水。

    内蒙古在全区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改革,积极引导组建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进实施联盟办学体制改革,即充分挖掘各校办学优势,在县域内实施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方式,促进师资、设备等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而中考“分招”制度改革,使得全自治区示范高中分招比例已超过50%,“名校”的择校压力得到缓解,进一步推动了教育资源均等化。

    着眼队伍建设,注重内涵发展——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满州里市第六中学校长石忠岩,原来是市里公认的一所知名中学的校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他于2013年被交流到一所新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校长。

    石忠岩引导这所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从科技“玩”起,将科技确定为学校特色发展项目,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把“两模一电”引入学校。这一“玩”就“玩”到了全呼伦贝尔市的领先水平,市级、自治区级奖项拿了无数,今年代表全市参加全国比赛,拿到了初中团体第一名,小学团体亚军的好成绩。

    学校借此拓展了丰富的课程,如科技类课程、气象课程、地理课程、模拟交通乐园课程等,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仅仅4年时间,学校就办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从2013年的209名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名。

    自2014年以来,为了更好发挥市属学校两支队伍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满州里市先后有188名像石忠岩这样的校长、教师进行了岗位交流。

    队伍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内蒙古不断完善教师补充、交流、培训机制,在教师补充、教师交流以及教师培训三方面下功夫。其中,针对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的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特岗教师”招聘计划,为中小学校补充音、体、美等专业教师。自治区还深入推进“国培计划”,加大农村牧区教师培训力度,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使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基本均衡只是开始,优质均衡才是目标。”包头市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田珺说,均衡不只是硬件的均衡,核心是提升内涵和质量,这已经成为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长们的共识,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目标是瞄准优质均衡。

    据包头市北重一中副校长沈丰介绍,学校原来是一所军工企业学校,2006年划归地方管理。学校秉承了原有的军工精神——精致、严谨、有序高效,正在建设一所春花、夏绿、秋黄、冬青的美好学校。学校每周二下午固定为校本培训时间,全力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创设了全方位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业成绩连续六年全市公立学校第一。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意味着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转变。内蒙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自治区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各地也正在加大特色学校建设力度,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多地教育部门确立了一校一品的学校发展战略,各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兴趣教育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现基本均衡的同时,内蒙古的脚步开始向优质均衡进发。

    相关报道见四版